浪
淘
沙
九
首
(
其
六
)
一
带
小
屏
山
,
斜
倚
池
南
。
水
红
亭
子
绕
池
湾
。
随
意
风
廊
三
十
六
,
随
意
钩
帘
。
新
种
柳
毵
毵
,
绿
上
雕
檐
。
柳
丝
疏
处
小
桃
酣
。
可
惜
无
人
携
画
扇
,
倚
遍
栏
干
。
写景
山水
春景
咏柳
叹惋
桃花
田园
离别情绪
赏析
这首《浪淘沙九首(其六)》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一带小屏山,斜倚池南。” 开篇以“小屏山”为引,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雅致的景致之中,山峦轻倚于池畔,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水红亭子绕池湾。” 水面上点缀着一座红色的亭子,它沿着池湾蜿蜒延伸,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层次感。“随意风廊三十六,随意钩帘。” 风廊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随意勾起的帘幕,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让人不禁想象其中隐藏的美妙场景。“新种柳毵毵,绿上雕檐。” 新植的柳树细长柔软,绿叶覆盖了屋檐,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希望与成长。“柳丝疏处小桃酣。” 在柳树的间隙中,小桃树正绽放着鲜艳的花朵,如同少女的脸庞,充满了活力与喜悦。“可惜无人携画扇,倚遍栏干。”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即使有如此美景,却无人能一同欣赏,只能独自倚靠栏杆,感受这份孤独中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自然景观,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春兴四首(其四)
明·胡俨
地僻幽栖处,有时闻马嘶。每劳京国使,常过杜陵溪。径转苍苔滑,门临绿树齐。相看忘野逸,旋复惜分携。
苧村烟雨
宋·顾禧
湖南几曲石桥底,细雨濛濛暗碧溪。欸乃渔歌声不断,参差桑树望中迷。花田香散泥初湿,柳圃烟深莺乱啼。此地千年多买犊,耕男谁复怨征鼙。
题东柯谷图
元·黄溍
长松密竹翠交加,洞府新开碧海涯。石上仙人留足迹,春深涧水出桃花。流传图画来千里,生长儿孙只一家。目断飞鸿那可到,旧游空指赤城霞。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其二)
清·范当世
竟与红尘隔,村居事事清。秋田逢旅雁,春树息流莺。一姓多羊酒,千家足豆羹。闲时问耕敛,都吏不须行。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