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词
闺怨
写人
写衣着
写眼神

赏析

这首《点绛唇》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含蓄的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女子与男子偶遇时微妙的情感变化。“小院回廊”,开篇即营造出一个幽静雅致的环境,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女子在小院中漫步,回廊曲折,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浪漫气息。“抬头蓦被檀郎见”,一句“檀郎”不仅体现了对男子的昵称,也暗含了女子内心的期待与羞涩。女子不经意间抬头,恰好与男子的目光相遇,这一瞬间的偶遇充满了戏剧性。“凤鞋惊掩,略把裙花展”,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偶遇后的反应。她可能因为突然的相遇而感到紧张或惊喜,于是下意识地掩住自己的凤鞋,调整裙摆,这些细微的动作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略把裙花展”的细节,也暗示了女子有意无意地想要展示自己,希望能够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熟意生情,尽在星星眼”,这句诗巧妙地将情感的微妙变化与人物的眼神联系起来。女子的眼神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惊讶,更包含了对男子的熟识与好感,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栏阴转,杏衫红浅,人近东风远”,最后四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与氛围的变化。随着女子的靠近,栏杆的阴影似乎也跟着转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的到来而改变。而她身着杏色的衣衫,在春风中显得格外柔和,与远处的景物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通过“人近东风远”这一对比,不仅表现了女子接近时的温暖感觉,也暗示了她与外界的隔绝,强调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纯粹与独特。整体而言,《点绛唇》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成功捕捉了偶遇瞬间的情感波动,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含蓄美和意境深邃的特点。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闺情,代作
清·吴森札
风淡烟浓,困人天气,被池香暖贪眠。恼晓莺啼破,春梦阑珊。强起悄登妆阁,无限恨、都上眉尖。漫赢得,镜中人,对着意相怜。恹恹。愁成病也,任云鬓蓬松,懒整花钿。把凤钗轻掷,日日.....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贫女吟
唐·薛逢
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南邻送女初鸣佩,北里迎妻已梦兰。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
斗百花(其三)亦名夏州
宋·柳永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
浣溪沙(其二)闺情
宋·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个人之一
明·王彦泓
铜尊花露玉炉烟,长见飞琼侍晓筵。觉我欲前微掩敛,避人佯退定迁延。无聊脱钏红箱畔,特地兜鞋碧槛边。喜煞未曾梳洗在,翠鬟松压睡容鲜。
蝶恋花·咏簟
明末清初·沈谦
树咽疏蝉嫌昼永。自展琅玕,寂寞何人共。睡起懒将眉黛纵。汗轻微印香肌莹○玉枕频欹衾怕拥。不肯梳妆,垂泪思残梦。帘幕无风波细涌。荧荧湮得湘痕重。
忆秦娥(其六)美人十忆
清·汪懋麟
春肤腻。猩红宝抹胸前试。胸前试。如饴堪啜,似酥心醉。鸡头新剥真无二。芙蓉帐底休相戏。休相戏。此乡佳矣,温柔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