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舞蹈
服饰
情感
动作
表演

译文

彩绘的鼓槌在锦臂上摇曳,小娥换了新的舞蹈衣裳。
她穿着薄如雾的红色上衣,腰间系着长长的紫色带子,挂满银花。
凤凰的身影忽然回眸,双翅同时展开,声音刚刚停歇。
她瞬间挥动手腕,捕捉最后的节拍,轻盈地屈膝向心中的玉郎行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舞蹈表演,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述,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艺术的高雅。开篇"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两句,便将观众带入了一场正在进行的舞蹈前夕的情景。"画鼓"指的是绣有图案的鼓,"拖环"则是舞者在准备舞动时所做的姿态,而"小娥双换舞衣裳"显示了舞者为了表现不同的舞段而频繁更换服装的忙碌场景。接下来的"金丝蹙雾红衫薄,银蔓垂花紫带长"两句,则描绘了舞者的盛装。"金丝"和"银蔓"象征着高贵的质地,而"红衫"与"紫带"则是对色彩的细腻刻画,这些都显示出舞者们华丽的打扮。"鸾影乍回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两句中,"鸾"和"凤"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瑞兽,比喻舞者的优雅与高贵。"头并举"和"翅齐张"则形象地表达了舞者在舞蹈中的动作,是一种对称的美丽姿态。最后,"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两句中,"欻腕"是指舞者的手臂弯曲成圈状,"招残拍"则可能是舞蹈结束时的一种动作。"斜敛轻身"形容舞者在舞蹈结束后的优雅姿态,而"拜玉郎"则是对观众的致敬。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中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对这种高贵场合的赞赏之情。

张祜

501首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您喜欢

艳歌行
南北朝·张正见
城隅上朝日,斜晖照杏梁。并卷茱萸帐,争移翡翠床。萦环聊向牖,拂镜且调妆。裁金作小靥,散麝起微黄。二八秦楼妇,三十侍中郎。执戟超丹地,丰貂入建章。未安文史阁,独结少年场。弯.....
浪淘沙令(其二)
宋·吴潜
长记去年时。雪满征衣。佳人携手画楼西。今日关山千里外,此恨谁知。想见绿窗低。依旧空闺。惜春还是惜花飞。纵有游蜂偷得去,争似帘帷。
舞媚娘三首(其一)
南北朝·陈叔宝
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
游灵隐寺
宋·程公许
夙好在岩壑,强持缚缨簪。野性当奈何,惝恍如惊麇。京华百万家,??瓦叠鳞。海气荡烦暑,作威凌轹人。湖山招我来,九里松风清。稽首灵鹫山,西瞻目若营。云何一峰碧,飞来如羽轻。俗.....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其十九)
明·唐寅
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时。花枝的的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奁映小蛾垂。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柘枝
唐·章孝标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祗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拜月辞
明·邓林
月初生,谁家二女不胜情。红裙翠袖鸳鸯带,堂前向月深深拜。小女拜罢坐阶墀,举手学画双蛾眉。大女拜罢入帘帏,幽思满怀人不知。
戏赠罗仙(其一)
清·孙原湘
人前绝不避嫌猜,身似采花堕我怀。底事昨宵灯暗后,隔筵伸过凤头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