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
绮
霞
阁
五
首
呈
石
丈
职
方
(
其
一
)
绮
霞
阁
美
构
冠
名
城
,
区
区
喜
与
登
。
澄
泉
朝
窃
鉴
,
爽
气
夜
相
陵
。
物
象
方
倾
盖
,
襟
怀
过
饮
冰
。
苍
葭
此
何
幸
,
玉
树
是
依
凭
。
写景
抒情
赞美
咏物
秋天
抒情+秋天
地点
城市
情感
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绮霞阁的建筑,它位于繁华的城市之中,引人注目。诗人以“美构冠名城”开篇,赞美了绮霞阁的非凡构造和其在城市中的显赫地位。接着,“区区喜与登”,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亲临此阁的喜悦之情。“澄泉朝窃鉴,爽气夜相陵。”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绮霞阁周围的环境,清晨时分,清澈的泉水映照着阳光,仿佛是自然界的镜子;夜晚,清新的空气弥漫四周,让人感到格外清爽。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绮霞阁的自然环境之美,也暗示了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之所的空间。“物象方倾盖,襟怀过饮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绮霞阁给人的感受。倾盖,原指车盖相接,这里比喻不同事物或人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人借此表达,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环境,绮霞阁都能让人心情愉悦,如同饮用了清凉的冰水一般,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放松。最后,“苍葭此何幸,玉树是依凭。”这两句将绮霞阁置于苍茫的芦苇之中,仿佛是镶嵌在自然之中的明珠,而“玉树”则象征着高洁与尊贵。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绮霞阁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它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成为人们心灵的依靠。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绮霞阁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韦骧
1176首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