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绿
写物
写花
咏物
抒情
哲理
写景
春天
植物
种植栽培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在雨后的庭园中精心培育蜀葵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生命成长的深刻感悟。“不惮移根远,姑怜向日姿。”表明主人对于蜀葵的珍视,不仅因为它们曾经的美丽,更在于它们现在依然可贵。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尊重和珍爱。春风和夜雨都是自然界中促进植物生长的因素,这里被用来形容主人细心的照料,既有温柔如春风的抚育,又有滋润如夜雨的滋养。“敏速飞霜钁,婆娑拥碧枝。”则是对蜀葵生长速度快和枝叶茂盛的描写。“幽葩兹有待,杂卉漫多奇。”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期待蜀葵成长并与其他花草共生的美好愿景。庭园中的野藿和兰花也被提及,表现出主人对庭院中所有生命都给予关注。“倾心安所守,卫足岂其私。”这里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投入之深,用以比喻他对蜀葵的呵护和保护之情。接下来的几句:“得地何妨徙,干霄固可疑。采幢须夏节,绿饼与秋期。”则是说到主人对于蜀葵生长环境的选择,以及对不同季节采集的考虑,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迁非拔茅进,爱岂揠苗为。”这里强调了不急于求成效,而是慢慢地培育蜀葵,让它们健康成长。随后几句则是对庭院中花草生长的具体描写,体现出主人细致入微的园艺技巧。最后,“何如君子德,修直任荣衰。”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蜀葵培育过程中的美好情感,也反映出了他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追求,把蜀葵的成长比喻为个人修养和道德的提升。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庭园中蜀葵生长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自然美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韦骧

1176首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百字令·栩楼春集,摄影
清末近现代初·章钰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倚遍阑干人十二,.....
问蝶(其二)
清·章甫
栩栩欲何之,寻春得意时。芳心浑是梦,物化漆园知。
幽兰咏
元末明初·王冕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人间蜂蝶何.....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二)
元末明初·王冕
潇洒山林惯雪霜,不同桃李竞芬芳。何缘作得春风梦?一夜吹香到玉堂。
醉落魄/一斛珠(其一)
宋·蔡伸
波纹如縠。池塘雨后添新绿。海棠初绽红生肉。双燕归来,还认旧巢宿。凝情凭暖阑干曲。新愁无限伤心目。谁人月下吹横玉。惊起鸳鸯,飞去自相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