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月
砧
声
(
其
二
)
日
长
无
意
理
金
徽
,
夫
婿
从
军
不
暂
归
。
关
塞
路
遥
人
最
远
,
伤
心
五
月
捣
寒
衣
。
边塞
离别
夏景
闺怨
寒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漫长夏日中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通过“无意理金徽”这一细节,展现了女子因思念而心神不定的状态。金徽,通常指古琴的装饰,此处暗示了女子原本可能沉浸于音乐之中的生活状态,但现在却因思念而无法享受。接着,“夫婿从军不暂归”,直接点明了丈夫远征在外的事实,加重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关塞路遥人最远”一句,运用了空间距离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遥远距离的感知,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忧虑和无奈。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象征着丈夫所在之地与家的距离,进一步强调了分离的痛苦。最后,“伤心五月捣寒衣”将情感推向高潮。五月本是温暖的季节,但女子却因思念而感到寒冷,她亲手为丈夫准备御寒衣物,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她的深情,也加深了读者对她内心苦楚的理解。捣衣,古代妇女在秋凉前为家人缝制冬衣时,将衣物放在石上或砧板上捶打,使之平整,便于缝制。这一动作蕴含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家庭分离的痛苦,以及女性在面对亲人远离时的无助与坚强。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爱与哀愁。
猜您喜欢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孤鸾·闺忆
清·佟世南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
明·梁有誉
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怜君素负出.....
闺人赠远五首(其四)
唐·王涯
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