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景
秋天
怀古
爱情
赞美
地点
梁溪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叔易四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借用了屈原《离骚》和《远游》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笑续离骚赋远游”,以“笑”字开篇,透露出诗人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仿佛在笑谈间续写着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远游。这里的“离骚”和“远游”都是屈原作品中的主题,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独立精神的向往。次句“霜寒云梦杳然秋”,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霜寒笼罩着大地,云梦之间似乎与秋天的寂寥相呼应。这里运用了“云梦”这一典故,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季节更迭,给人以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后两句“何时把钓梁溪上,醉嚼蟹螯馀罢休”,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理想状态。他想象着在梁溪之上垂钓,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在品尝美味的螃蟹时,沉浸于酒后的微醺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短暂、应珍惜当下美好时刻的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