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建
阳
泛
舟
至
建
安
一
叶
轻
舠
漾
碧
流
,
却
怜
舟
子
解
操
舟
。
急
滩
乱
石
疑
难
渡
,
短
楫
轻
桡
反
自
由
。
去
国
飘
零
同
泛
梗
,
凌
波
超
忽
逐
飞
鸥
。
建
溪
百
里
才
终
日
,
过
尽
千
岩
万
壑
幽
。
写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泛舟写景
节气写景
表达去国之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在建溪上航行的体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首联“一叶轻舠漾碧流,却怜舟子解操舟”开篇即以轻舟荡漾于碧绿的水流之上,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同时对舟子的技艺表达了赞赏之情。颔联“急滩乱石疑难渡,短楫轻桡反自由”则通过对比急滩上的艰难与手中短楫轻桡的自如,巧妙地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智慧。颈联“去国飘零同泛梗,凌波超忽逐飞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梗和追逐飞鸥的凌波,形象地表达了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豁达心境。尾联“建溪百里才终日,过尽千岩万壑幽”总结了旅程的长度与所见的壮丽景色,强调了虽然路途遥远,但沿途的美景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乘舟航行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阔,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变化,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