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李
天
生
归
养
廿
年
高
隐
为
承
欢
,
诏
趣
蒲
轮
却
聘
难
。
圣
主
爱
才
非
强
志
,
大
儒
报
国
岂
须
官
。
邹
枚
词
赋
清
时
重
,
黄
绮
风
流
异
代
看
。
遥
想
彩
衣
归
拜
舞
,
朝
恩
家
庆
话
团
栾
。
离别
送别
情感
亲情
写技巧
抒情
赞颂
哲理
具体分析:
赏析
这首诗《送李天生归养》是清代诗人王顼龄所作,通过对李天生归家侍奉双亲的描绘,展现了对孝道的颂扬与对人才回归家庭的深情关怀。首联“廿年高隐为承欢,诏趣蒲轮却聘难”描绘了李天生二十年隐居生活,只为能陪伴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朝廷的征召与礼遇,他却难以接受,表现出他对家庭责任的坚守与对个人自由的珍视。颔联“圣主爱才非强志,大儒报国岂须官”表达了对李天生才能的肯定与对国家的尊重,并强调了人才报效国家的方式不拘于官职,可以是通过学术贡献、道德影响等多种形式。颈联“邹枚词赋清时重,黄绮风流异代看”以历史上的邹阳、枚乘和黄绮、绮季为例,赞美李天生的才华与品德,同时暗示其在不同时代都具有独特的影响与价值。尾联“遥想彩衣归拜舞,朝恩家庆话团栾”则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李天生归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彩衣象征着孝顺,拜舞则是古代孝子表达敬意的方式,家庆与团栾则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天生的孝行与才华,也表达了对人才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孝道的深刻颂扬。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送蜕庵先生赴燕市(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柳亚子
青衫白发泪痕频,跌宕名场旧酒人。阳羡买田苏玉局,沅湘去国屈灵均。东风已惧嬉春晚,南浦何堪饯别新。此去长途千万里,燕云吴树奈伤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