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抒情
写山
送别
怀乡情感
友情
赞美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感慨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情景。首联“高岭登秋杪,衰年感物华”中,“高岭”象征着诗人所处的高远境界,“秋杪”则点明了时节,秋天的末尾,万物凋零之时,诗人站在高处,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更替,内心涌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一尊同报节,四海正为家”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庆祝节日,四海之内皆可为家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颔联“幽洞松宜月,新亭竹胜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美丽的自然景象。幽静的山洞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宜人,而新建的亭子周围翠竹环绕,比鲜花更加引人注目。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月光下的松树和竹林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颈联“酒阑还惜别,馀兴浩无涯”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以及离别后的不舍之情。酒宴结束,诗人依依不舍地告别朋友,心中仍沉浸在聚会的欢愉之中,仿佛余兴未尽,无法言表。这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留恋,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夏日舟中有怀诸弟(其二)
明·饶相
风尘久客心如醉,江海游人鬓已疏。薄宦苦无閒日月,清时长为惜居诸。须从壮齿勤修业,莫以贫囊废读书。眷彼连枝松与柏,凌霄耐岁荫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