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咏物
动物
友情
写水
写南窗情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句“装景松篁浑可喜”,以“装景”二字开篇,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拟人化,表达了对眼前松竹美景的喜爱之情。“浑可喜”三字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接着,“忘机鸥鹭不相猜”一句,运用了鸥鹭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鸥鹭通常被视为自由和平静的象征,此处“忘机”二字,既指鸥鹭无恶意,也暗喻诗人的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无欲无求的状态。这种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不仅让人心生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南窗情话有时尽,唤取青州从事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南窗下的交谈,寓意着诗人与自然、与内心深处对话的过程。当这种对话达到一定程度时,诗人仿佛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灵感或伙伴来丰富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这里,“青州从事”可能是一个隐喻,代表了诗人渴望的智慧、灵感或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一曲心灵的颂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洪适

934首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石菖蒲
宋·许棐
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前身恐是巢由辈,怕著人间半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