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思乡
思念
秋节
写雨
婉约

赏析

这首《醉花间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女子内心的愁苦与无奈。首句“书难寄,恨难寄”,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困扰与痛苦,无法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情感,心中的怨恨也无处诉说。接下来,“难寄盈盈泪”一句,将女子的眼泪比喻为盈满的情感,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悲伤与无助。“判作负情人,翠被笼香睡”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自责于自己可能辜负了爱人,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以香暖的翠被包裹着自己,试图在梦中找回失去的爱情。这句中的“负情人”不仅指自己对爱人的背叛,也暗含了对爱情的深深渴望与无奈。“旧欢应忘记,蓦地还提起”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矛盾心理。她本想忘却过去的幸福时光,但这些记忆却在不经意间再次浮现,勾起她更深的思念与痛苦。这种反复的回忆与遗忘,展现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最后一句“秋雨五更头,冷在心儿里”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秋雨的寒冷象征着女子内心的凄凉与孤独。五更时分,夜深人静,这份寒冷仿佛深入骨髓,直击心灵深处,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深夜中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项鸿祚

221首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更漏子(其二)听雨
清·柳是
花梦滑,杏丝飞。又在冷和风处。合欢被,水晶帏。总是相思块。影落尽,人归去。简点昨宵红泪。都寄与,有些儿,却是今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