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东
方
子
春
归
广
汉
閒
上
层
楼
赋
式
微
,
暮
云
重
叠
雁
南
飞
。
三
秋
已
有
还
乡
念
,
十
日
那
堪
送
客
归
。
世
路
最
宜
心
似
水
,
年
华
休
叹
露
沾
衣
。
一
官
拟
得
知
何
处
,
回
首
风
标
又
阔
违
。
写景
离别
送别
秋景
情感
思乡
赞美
地方
广汉
节气
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送东方子春归广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深思。首联“閒上层楼赋式微,暮云重叠雁南飞”,以“閒”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登上高楼,赋诗抒怀,却见暮云重重,大雁南飞,景象凄凉,预示着离别的哀愁。这里运用了“式微”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颔联“三秋已有还乡念,十日那堪送客归”,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在秋天的第三个季节,友人已有了回家的念头,而在这十天里,诗人却不得不面对送别,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这一联通过时间的对比,凸显了分别的紧迫与无奈。颈联“世路最宜心似水,年华休叹露沾衣”,诗人以“世路”比喻人生的道路,主张心如止水,淡然处之。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因时光流逝而感叹,要珍惜当下。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尾联“一官拟得知何处,回首风标又阔违”,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如何在官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回头望向友人的背影,却发现距离越来越远,难以弥补。这一联既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伤,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