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友
人
山
房
数
载
匡
山
去
,
凉
襟
始
共
披
。
窗
虚
惟
独
坐
,
病
起
稍
吟
诗
。
药
火
分
霜
气
,
岩
花
带
晚
篱
。
一
般
寥
廓
意
,
能
得
几
人
知
。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写山
写病中生活
秋景
友情
秋意
寂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山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数载匡山去”,点明了诗人久别重游匡山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接着,“凉襟始共披”一句,通过感受山中清新的空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窗虚惟独坐,病起稍吟诗。”这两句描绘了山房内静谧的场景,诗人独自坐在窗前,病体初愈,心情稍显轻松,开始吟诵诗歌。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透露出其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药火分霜气,岩花带晚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房周围的环境氛围。药火的温暖与霜气的寒冷形成对比,岩花在傍晚的篱笆边绽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最后,“一般寥廓意,能得几人知。”诗人感慨于山中那份广阔无垠的心境,却感叹这种深邃的情感往往难以被他人理解。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共鸣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偕叶损轩大庄夜谈
清·黄遵宪
频岁华胥睡味酣,又扶残醉到江南。更无旧雨谁堪语?欲访名山奈未谙。花尚含苞春过半,月刚留影夜初三。丁当檐铁君休问,抽得闲身且絮谭。
柬倪梅村
宋·胡仲弓
萧寺相逢喜溢眉,未言心事我先知。半生风月樽中酒,十载江湖社里诗。满眼秋容关客况,背时春色到南枝。翻思旧日长安市,醉拍栏干歌楚辞。
次云松题南山别墅韵
元末明初·蓝仁
红尘不入种花源,白发高居曝背轩。耕凿谁知当世事,桑麻时共老农言。疏篁野水分三径,古木寒烟自一村。昨夜故人来叩户,安排诗句对清尊。
次韵答沈融谷(其二)
明·释今无
语罢如经雪里行,相期先有道人情。圆伊自可成三点,烟水无劳越百城。圭组不忻身外重,嵩华自入眼尘轻。郊居已是君能赋,犹恨前人有此名。
寿吴宪使
明·邵宝
东藩回首兴飘然,须信吾儒有列仙。湖海正当初返地,星辰还值始生年。南山静对陶潜菊,春酒香分陆羽泉。笑问丹丘何处是,为君重赋远游篇。
答黄文选德兆(其一)
明·王世贞
汉京冠盖自如虹,高枕青山道未穷。一吐雄谈倾稷下,数成新语附齐东。科头偃蹇天风合,倚杖苍茫岱色空。往往中兴名士传,知君江夏旧黄童。
有怀刘子石香即以代简
清末近现代初·方仁渊
东风一夜檐前吼,早日杲杲照窗牖。出门携杖何所之,春光满眼惊梅柳。梅柳年年更著花,故人一别三年久。我欲乘舟上梁溪,脚健心忙不能走。忆昔高斋问奇字,得月楼头日携手。即今知己两.....
喻邦相仝羡长集恕醉轩
明·沈思孝
白云邀上客,黄叶绕贫居。缸面沽来酒,槎头脍得鱼。山川连越绝,鸡犬类秦馀。一日千秋意,相看老不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