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梅
一
首
惯
依
书
舍
与
渔
家
,
多
在
山
根
与
水
涯
。
小
院
可
人
惟
一
树
,
月
明
笼
得
半
窗
花
。
写景
咏物
写花
月景
山根
水涯
梅花
小院
春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惯依书舍与渔家”,诗人以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为起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书香与渔舟的生活场景中,暗示了诗人的生活虽简朴却充满文雅之气。接着,“多在山根与水涯”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引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山与水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热爱和向往。“小院可人惟一树”,诗人将焦点集中在小院中的一棵树上,这棵树成为了小院的点睛之笔,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这里的“可人”二字,既表达了树的美丽动人,也暗含了诗人对树的喜爱之情。“月明笼得半窗花”,最后一句则将时间推移到夜晚,月光如纱般轻柔地覆盖在窗户上,与窗外的花朵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这一句中的“笼”字用得恰到好处,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柔和地包裹着花朵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其二)
明·李流芳
一湾漾清浅,千叶竞纷敷。试问宝池内,花开得似无。
梅花落
明·蒋山卿
才见梅花发,飘零树又空。萧萧愁对雪,片片恨因风。塞外春应少,闺中信未通。谁家吹玉笛,明月满帘栊。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一)
宋·李之仪
谁人月下奏云和,一夜繁枝向北多。长笛未须论旧恨,且留幽思待阴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