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咏物赞美
秀丽山川
秋节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其十六)韬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话构成一个完整的小品,以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 这两句诗意在于将自己比作至宝,用“至宝”来形容内心的珍贵与独特,而“不自献”则表明这种价值不是轻易展现给外界的。"韬藏"一词,既有隐蔽之意,也蕴含着一种静待时机的智慧。"亦英华"四字,则点出了即便是隐而不露,也依然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与魅力。"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这两句诗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对花香和幽岩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独特之处。“馀香”指的是散发出来的花香,这里用“被草木”来形容其普及而又不失雅致。"秀擢"一词,既有采撷之意,也包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精心挑选。"幽岩花"则是那些在深山幽静处盛开的鲜花,它们的美丽往往被世人忽略。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一种超脱尘嚣、自有情操的情怀,以及对内心之美独特的感受与表达。

刘过

449首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猜您喜欢

赠张道士
唐·皎然
玉京真子名太一,因服日华心如日。此心不许世人知,只向仙宫未曾出。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其十八)
清·孙原湘
一曲明河列宿环,佩声遥在碧云间。生逢独立人难得,除却相思事总閒。仙字早凭心勒印,神光翻逼眼成斑。直须亵念都消尽,才许亲承水月颜。
方方壶云林图
元·柯九思
仙人危太朴,屏迹云林间。河车运金液,九转成大还。苦辛三十载,得道鬓已斑。弱水政清浅,蓬莱那可攀。娇娥贮金屋,霜露零秋山。勿猜松柏操,不及桃李颜。
银塘曲
清·王丹林
宜春小苑楼倚空,绿杨晴扫千丝风。湘帘翠卷暮山色,断霞散作鱼尾红。美人旧事平阳主,十五盈盈学歌舞。罗袜还凌洛水波,锦衾只梦巫山雨。团扇承恩夏日长,晚装闹扫追微凉。玻璃一顷剪.....
喝火令(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争及穿帘燕,还输在抱猧。匆匆走马向天涯。无数灞桥垂柳,青眼不如他。别路三逢雪,春山几摘茶。马婆巷口那人家。记得清明,记得小窗纱。记得小桃人面,低映小桃花。
赠写神陈光甫(其一)
宋·刘子寰
写照无因画隐微,不差毫发似君稀。正须著我岩石底,是殆见我神气机。行到逼真人却恶,精于悬鉴物难违。朱铅莫惜饶颜色,众目不求公是非。
上湖北赵司仓三首(其二)
宋·廖行之
黼扆天高德意深,恩言临遣重丁宁。九霄雨露新英节,一日风雷遍洞庭。财力定能均息耗,米盐因得裕常经。如今想见南翁喜,长望吴头认使星。
春秋战国门·范蠡
唐·周昙
西子能令转嫁吴,会稽知尔啄姑苏。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