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梁
王
寺
过
远
桥
寄
昉
师
长
忆
溪
桥
避
暑
时
,
天
风
六
月
袭
人
肌
。
水
随
地
脉
来
无
尽
,
云
过
山
头
去
不
知
。
拂
面
稚
松
应
偃
盖
,
当
年
游
子
已
庞
眉
。
凭
师
莫
动
溪
边
石
,
留
待
东
归
题
好
诗
。
写景抒情
山水
夏天
怀古
友情
凭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夏日避暑于溪桥的美好回忆。开篇“长忆溪桥避暑时”,直接点明了回忆的主题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天风六月袭人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夏季微风拂面的清凉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股轻柔的风带来的舒适。“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不断前行,而云的飘渺则暗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通过对比稚松与游子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稚松尚且能保持其青翠之色,而当年的游子如今已满头白发,岁月的痕迹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最后,“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叮咛,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希望友人不要轻易改变溪边的景致,因为这里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未来归来时,可以在此留下一首好诗,纪念这段时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理解的情感流露。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