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殿
广
边塞
战争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时期的深切哀伤与无尽悲愤。诗中“嗟薄祜兮遭世患”直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迷茫的担忧,通过宗族门户的凋零来映衬时代的动荡。“身执略兮入西关”则是士人不得志,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孤立。“山谷眇兮路漫漫”、“冥当寝兮不能安”等句,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家乡、失去安宁生活的深切思念。同时,“常流涕兮眦不乾”、“薄志节兮念死难”则透露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对死亡的恐惧。“虽苟活兮无形颜”表明了生存的艰辛和对尊严生活的渴望。而“惟彼方兮远阳精”则是诗人对于自由精神的向往。“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通过自然景象,强化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隔绝感。后续的“有草木兮春不荣”和“人似兽兮食臭腥”则是对乱世下生灵凋敝的哀叹。诗中还通过“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表现了时间在流逝,历史在重演,而个人命运却无力回天。夜晚禁门闭锁、屏营孤守的景象,以及登明殿临广庭,玄云合翳月星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的写照。北风肃冷,胡笳边马鸣叫,是对边疆战事的隐喻。“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表达了诗人在绝望中寻找精神寄托和慰藉之情。音调悲清,心中的愤懑与不平的情绪溢于言表。“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则是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无尽的忧虑。而家人相迎,临长路捐所生,则是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悲痛。“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是对孩子与母亲分别时刻的描绘,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让人心碎。而“追持我兮走茕茕”则是在绝望中抓住最后一丝希望。“顿复起兮毁颜形”表达了诗人在重压之下,精神和肉体都被摧毁的极度痛苦。"还顾之兮破人情"则是对亲情、友情乃至所有人间温暖联系的彻底破灭的哀叹。“心恒绝兮死复生”这句诗,则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同时也包含了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乱时代下个人悲剧的缩影。

蔡琰

4首
又字昭姬。生卒年。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猜您喜欢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三)
明·张家玉
顺水长驱事已非,龙潜虎伏失干旂。南阳果系真天子,定有王丰勒马归。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