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
抒情
怀古
思乡
怀才不遇
哲理
历史讽刺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壬戌南还作(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描述了从漳、卫地区出发,经过邹、峄,一路上景风相伴,积水浅薄,行程缓慢而归心似箭。对比起前次冒雪之行,现在见到的是生机勃勃的秀麦,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寓言意味深长,如“西苑方呈兔”暗指朝廷政局变换,“东郡亦雨鲫”暗示地方官场动荡,而“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则揭露了一些虚假和腐败现象。诗人感慨自己虽有经世之才,却未被重用,如同贾谊般怀才不遇。最后两句“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渴望,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诗人感叹如果上天无常,人生充满变数,那么他只能选择离开,去往大泽放牧,过上隐居的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归有光散文式的诗风,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归有光

120首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