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成
三
首
(
其
一
)
墟
落
斜
阳
欲
暮
时
,
乌
纱
醉
岸
发
如
丝
。
山
东
未
报
收
群
盗
,
为
问
来
鸿
知
不
知
。
写景抒情
秋日田园
怀古忧民
大雁
秋天
报国无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村落宁静的画面,诗人以乌纱帽的松垮和头发的稀疏,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疲惫与愁绪。"山东未报收群盗"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平定乱局的渴望。"为问来鸿知不知"则通过询问南归的大雁是否知晓当前的局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关切和对和平稳定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动荡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王鏊
859首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您喜欢
雨中花·旅怀
清·沈榛
帘外冰蟾光的皪。良夜永、重门寂寂。烛影轻飘,凉飔微度,抚景悲羁客。云际翩翩排雁翼。频怅望、故乡消息。助我凄凉,几声清漏,泪并铜壶滴。
荅严大夫
唐·贾至
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思君独步华亭月,旧馆秋阴生绿苔。
遣兴(其二)
清·申涵光
小筑容高卧,荒林失曙更。人从多难老,心向远天清。野屋悬鱼笋,霜滩落雁声。一年看又暮,新月几回明。
暮秋感怀
明·于谦
重阳节后北风多,景物萧条可奈何。叶带寒声风外落,雁随霜信月中过。愁来万事纷如结,老去孤忠耿不磨。偷得浮生片时暇,凭阑搔首且吟哦。
和杨在轩剂院
宋·释道璨
箭下曾亲一鹄来,一蓑风雨霅川回。近诗不逐唐声变,燕服多依晋样裁。竹屋逢僧閒煮茗,梅边领客惯行杯。终当夜直金鸾去,要试平生倚马才。
江南归思
明·区大相
千里蒹葭抹夕岚,几群鸿雁度澄潭。砧声忽送关山月,一夜归心向岭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