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夜
恰
则
黄
昏
雨
便
晴
,
青
塘
迤
逦
尽
蛙
鸣
。
月
明
已
在
芭
蕉
上
,
犹
有
残
檐
点
滴
声
。
写景
夏夜
青蛙
月明
芭蕉
雨后
夏日风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的静谧图景。开篇“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两句,通过对雨后初晴时分的描述,以及青蛙在湿润的田埂间跳跃鸣叫的场景,营造出一个夏日雨后的宁静氛围。接着“月明已在芭蕉上”一句,则将视线引向夜晚,月光洒落在芭蕉叶上,这不仅映衬了夜色,更增添了一份清凉与宁静。而最后,“犹有残檐点滴声”则是对室内细微雨水滴落的声音进行刻画,让人感受到即便是夏夜,也仍然有一些细小的雨滴在屋檐上回响,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寂寞和静谧。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以及他独自夜晚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孤独。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夏夜画卷。
猜您喜欢
晚兴
元末明初·刘基
腐草馀光灭又明,微风不起夕凉生。绝怜一饷池塘雨,只得青蛙半夜声。
秋雨初霁
宋·杨万里
松竹阴寒分外苍,芭蕉花湿梦中香。抽身朱墨尘埃里,入眼山林气味长。今日更无秋热去,晓晴犹带雨馀凉。却将白发三千丈,缲作霜丝补锦囊。
夏夜
金·李献甫
银潢淡淡没疏星,一阵凉从雨后生。仰看浮云成独卧,数围蛛网络中庭。
竹所二首(其一)
明·李昌祺
何地偏多竹,翛翛庭院幽。夜凉难得月,雨过易成秋。不厌贫家看,那妨好客留。绿阴多处坐,疑泛渭川舟。
暑夜雨初过平明泛舟出南湖
清末近现代初·俞明震
昨夜南山雨,雷峰净如拭。澄波倒天影,云来满湖石。石底一星明,馀光随桨没。忽惊鸥背红,荷边上初日。曙色分远近,湖光有明灭。渐觉东方高,市声出烟隙。日计在一晨,生事纷如发。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