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读书
抒情
写景
冬天
怀旧
情感
思乡
思念
惜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读书的情景,充满了静谧与深沉的氛围。首句“读罢閒将绣枕欹”,生动地展现了读者在完成阅读后,以悠闲的姿态倚靠绣枕,沉浸在思考中的画面。接着,“书声歇处漏声迟”一句,通过书声与滴漏声的对比,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缓慢流逝感。“风来竹院一堂韵,月照芸窗两地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情感的深远。风吹过竹林,带来了自然的韵律;月光洒在书斋的窗户上,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和谐,更有内心情感的共鸣。“碧简多情容我伴,青灯有味许君知”则表达了诗人与书籍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珍视。碧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似乎理解并陪伴着诗人,而青灯下阅读的时光,其味道(意指韵味或乐趣)只有知音才能真正体会。最后,“重重别绪绵绵道,樽酒何时共论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愁绪和对相聚的期待。在离别的情绪中,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美酒,共同探讨诗歌,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读书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情与期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