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友
兰
三
姊
杭
州
见
怀
原
韵
(
其
一
)
六
月
闻
君
已
渡
河
,
清
秋
又
涉
大
江
波
。
思
乡
应
洒
登
高
泪
,
惜
别
空
成
对
酒
歌
。
素
简
才
从
湖
上
寄
,
黄
巾
已
恐
浙
西
多
。
干
戈
满
地
相
离
远
,
搔
首
青
天
可
奈
何
。
秋天
思乡
离别
战争
抒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首联“六月闻君已渡河,清秋又涉大江波”描绘了友人跨越千山万水的艰辛旅程,季节更迭中,友人从炎热的六月到清冷的秋天,渡过滔滔江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不易。颔联“思乡应洒登高泪,惜别空成对酒歌”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登高望远时,泪水不禁滑落,面对分别,只能借酒浇愁,却难以抚平心中的离愁别绪。颈联“素简才从湖上寄,黄巾已恐浙西多”转而关注友人的生活境遇,通过友人从湖上寄来的简朴书信,预感到浙西地区可能存在的动荡不安,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担忧。尾联“干戈满地相离远,搔首青天可奈何”则以广阔的视角审视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无奈与忧虑。诗人抬头望向苍穹,面对满地的战乱,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悲愤。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