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佳句赞美
友情抒怀
怀古惜时
秋景
佳节纪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和孔平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孔平仲在园林中相聚的欢乐情景。首联描绘了园池边槐榆夹道,环境清幽,适合游赏和交谈。颔联通过“双烛”“樽酒绿”“一枰销日”等细节,展现出两人对坐畅谈,品酒弈棋,时光在纸窗下悄然流逝的画面。颈联“波涛万字惊人笔”赞美孔平仲的文采出众,其文章如江海波涛般雄浑有力,而“尘土千钟异俗心”则暗指他们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尾联以“佳句从来知寡和”感慨好诗难觅知音,表达出对孔平仲才华的敬佩以及对自己未能以更优美的诗句回应的自谦。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日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热爱。

曾巩

457首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