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汊
即
事
四
首
(
其
四
)
忽
吟
水
宿
淹
晨
暮
,
七
日
窑
头
行
路
难
。
拚
美
碧
波
消
北
雪
,
岂
期
苍
鬓
且
南
冠
。
写景
抒情
冬日
感慨人生
地理环境
别离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徐汊即事四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诗人舟行水宿的生活,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忽吟水宿淹晨暮”写出了诗人舟行中度过日夜,时间仿佛停滞在水面上的情景。次句“七日窑头行路难”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艰难,连续七天在简陋的窑头(可能指岸边简陋的小屋)中跋涉。后两句“拚美碧波消北雪,岂期苍鬓且南冠”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用“碧波消北雪”象征洗涤尘世的疲惫,希望能借美景排解忧愁。然而,“岂期苍鬓且南冠”一句,意料之外地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已显老态,鬓发斑白,身着囚徒般的南冠(古代南方囚犯的帽子),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沧桑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感慨,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感皇恩
宋·晁端礼
蜀锦满林花,三年重到。应被花枝笑人老。半开微谢,占得几多时好。便须拼痛饮、花前倒。醉中但记,红围绿绕。人面花光斗相照。缭墙重院,爱惜遮藏须早。免如攀折柳,临官道。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岁暮舟居卧病怀寄金陵和上人
宋·贺铸
野泊岁云暮,念归期正赊。津童为过客,商舶是邻家。雪密鱼依罧,潮回蚌委沙。南州人健否,不寄早梅华。
饯中书侍郎来济
隋末唐初·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创楼台钱左丞继种花果合为胜境题在雅篇岁暮独游怅然成咏
唐·白居易
高居称君子,潇洒四无邻。丞相栋梁久,使君桃李新。凝情看丽句,驻步想清尘。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迢遰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送戴处士还卢州
宋·韩维
早识浮生妄,欣陪达士游。观心非本有,于法尚何求。煮茗林间寺,题诗湖上舟。还嗟别后夜,风雪拥貂裘。
幽居即事九首(其四)
宋·陆游
小硙落雪花,修绠汲牛乳。幽人作茶供,爽气生眉宇。年来不把酒,杯榼委尘土。卧石听松风,萧然老桑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