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汊
阻
舟
七
日
七
日
北
风
阻
,
野
滩
舟
不
行
。
仆
奴
增
饿
色
,
妻
子
话
征
情
。
疏
霰
欺
帘
入
,
流
澌
逐
浪
生
。
独
吟
江
更
苦
,
诗
罢
欲
三
更
。
写景抒情
风中抒怀
旅行途中
场景描述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徐汊阻舟七日》描绘了诗人因七日北风吹拂导致船只无法前行,滞留于野外滩头的困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仆从和家人的饥饿与思归之情溢于言表,稀疏的雪花透过帘幕飘进船舱,江面上的流水也似乎带着寒意。诗人独自吟咏,内心更加苦闷,直到诗篇写罢,时已接近深夜三更。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无奈与孤寂。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程公辟留客开元饮(其一)
宋·方惟深
昼锦新坊路稍西,兴来携客就僧扉。樽前倒玉清无比,笔下铿金妙欲飞。篮舆直须乘月去,榜歌时听采菱归。流传白雪吴城满,顿觉炎歊一夕微。
陌上车
明·刘炳
大车声隆隆,小车鸣碌碌。朝从车下饭,暮向车上宿。车轮溅淤泥,渍我身上衣。污衣再洗何足爱,慈母缝时泪痕在。
眼儿媚(其二)
清·周之琦
小船平底曲栏干。人在画图间。雨湖也好,晴湖也好,消得身闲。净慈灵隐三天竺,重叠献珠幡。千灯万佛,莲台高处,长是无言。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其七)
清末近现代初·祝廷华
琼瑶惠我墨才乾,欲和佳章夜渺漫。花坞阴深忘昼永。薰炉灰烬觉衣单。身经浩劫家多累,我亦频年债未完。祗有米盐都不管,小桥流水弄鱼竿。
醉蓬莱(其二)
宋·晁端礼
看梅梢初动,池面冰澌,小春时候。当日生贤,庆皇家忠厚。龙种殊常,照人眉宇,似汝阳端秀。世取贤科,胪传圣语,增光华胄。天汉灵源,最为亲近,茅土真封,旧时传授。开府新恩,拜除.....
同万思节藩参各乘小艇泛巨浪取疾赴景府之役奉和一首
明·胡直
朝随疲马赴严程,暮逐轻舠不载旌。一望渔矶惭钓侣,共乘烟浪笑浮生。凤凰山近难移舸,鹦鹉洲回且听莺。鞅掌自怜头欲白,同官独喜得同声。
酬二尹瞿尔锡父母过访镜园留题
明·邓云霄
散衙生野兴,飞盖出芳郊。偶载词人笔,留题逋客巢。水云溪畔舫,鸡黍竹间庖。不厌闲门冷,知君爱淡交。
水调歌头(其二)寿丘月林
唐末宋初·无名氏
天地钟奇秀,山泽有儒仙。词锋前驱万马,三度奏捷菊花天。信是文场敏手,如把枭卢对掷,高叱便回旋。一点英雄气,四顾浩无边。长羡君,先我著,祖生鞭。今朝尊酒持劝,岂特颂长年。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