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屿
咏物
写景
写意
情感
艺术欣赏
季节
自然
绘画
友情
交往
哲理

赏析

这首明代李梦阳的《画竹行》描绘了一位名叫鄢陵王孙的人物,他对自己竹溪居所的竹林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夸张的手法,如白昼雷雨和六月秋云,展现了竹子的生机与气势。王孙不仅亲手种植竹子,还以笔传神,试图捕捉竹子的精神,表达了对绘画技艺的追求。诗人将黄筌、文同(与可)这样的画家与王孙相提并论,赞赏他的艺术才华。王孙不惜千金求得一幅好画,将竹子之美悬挂于壁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翠绿的光影,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竹叶的响声,令人感到寒意。画面中的竹子象征着深远意境,如同洞庭湖边的秋景,引人遐想。诗人感慨画竹之难,强调了艺术家需深入理解对象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同时借黄陵鹧鸪的啼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与宾客共享美酒,弹琴唱歌,生活悠然自得。最后,诗人期望能有更多杰出的画家,包括自己在内,一同描绘出竹溪的逸趣,形成“六逸”加上王孙的“逸”,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画卷。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得黄太史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十字扇面,以归友人
元·范梈
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素纨便面大如斗,送与君家作千寿。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诏平以三十自寿诗见示,长句补祝
清·丘逢甲
男儿三十不将相,看花长醉珠江舫。红牙小拍鹤南飞,选词亲付珠娘唱。但作鸳鸯便是仙,满江花气养韶年。玉台仙眷工新咏,寿郎诗写红瑶编。吹彻琼箫弹锦瑟,来共荷花祝生日。荷花世界水.....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满路花·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明末清初·张夏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素交.....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其二)
元·凌云翰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