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亲情
写人
人生哲理
怀念赤城
励志情感
感恩寄赠
岁月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作品,题目为《次君表韵答叶少蕴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敬仰和自谦之情的诗句。“老去幽栖谁比数”表明诗人在年迈时期,隐居生活中寻找知音难以计数。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同道中人寥寥可数的感慨和孤独感。"传君诗一邑人惊"则显示诗人的友人,其诗歌才华令同邑之人都为之震惊,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能的赞赏和敬意。“敢叨礼亦推甥舅,借问年犹愧弟兄”这一句中,"叨礼"指的是互相之间以礼相待,而"推甥舅"则是将对方视为亲如父母的尊长。诗人自谦地表示,即便是向这样的敬爱之人询问年龄,也还感到有些愧疚,这里表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今日蓍龟真有望,终身木雁两无成”中,“蓍龟”指的是古代占卜用的工具,"木雁"则是比喻不成功的事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某些事物的期待,但同时也承认一生中有许多事情都未能如愿以偿。最后两句“凡才那可供□去,目送飞霞向赤城”则传递出诗人的无奈和对远方友人的怀念。"凡才"指的是平庸的才能,而"□"处应当是某种事物,但因字迹不清或笔误无法确定。而“目送飞霞向赤城”则是说着眼看着那消散的云彩(比喻朋友)远去,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美、自谦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未来某些事物的期待与无奈,展现了一种深厚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谊。

晁冲之

180首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