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江
杂
咏
(
其
七
)
绕
篱
刺
竹
插
天
青
,
小
草
幽
花
未
有
名
。
冷
食
裸
人
占
夏
雨
,
水
田
黎
妇
尽
春
耕
。
插
秧
鸟
语
知
声
吉
,
悬
穗
禾
间
遍
室
盈
。
风
起
箫
琴
缘
底
急
,
破
瓜
娇
女
倍
多
情
。
写景
田园
春天
动物
鸟
赞美
民谣
抒情
赞美生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与农事活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联“绕篱刺竹插天青,小草幽花未有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竹子环绕着篱笆,直插云霄,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而那些不知名的野草和幽静的小花点缀其间,虽不起眼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力。颔联“冷食裸人占夏雨,水田黎妇尽春耕”,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在夏日的凉爽时刻,农民赤身裸体地等待着雨水的到来,希望它能带来丰收的希望;而在水田里,黎民妇女们则忙碌于春耕,辛勤地播种,期待着秋天的收获。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农事的繁忙,也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颈联“插秧鸟语知声吉,悬穗禾间遍室盈”,进一步展示了农事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插秧时,鸟儿的叫声预示着吉祥,仿佛在为农民的劳作加油鼓劲;而成熟的稻谷挂满枝头,不仅装满了农田,也象征着丰饶与富足。这两句诗通过鸟语和稻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充满希望的氛围。尾联“风起箫琴缘底急,破瓜娇女倍多情”,将视角转向了家庭生活。微风吹过,似乎连箫琴都感受到了急切之情,这或许是在暗示着某种情感的涌动。而“破瓜”一词,指的是女子到了二十岁左右,象征着青春的开始。在这首诗中,它被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多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农事活动以及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