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
阳
庵
山
风
吹
雨
散
,
杖
策
一
幽
寻
。
返
照
穿
重
壑
,
飞
花
过
别
林
。
云
开
松
屋
古
,
竹
暗
石
门
深
。
不
见
骖
鸾
客
,
空
庭
下
野
禽
。
写景
山水
春日
空庭野禽
情感
孤独
地点
紫阳庵
古风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山风吹雨散”以轻盈之笔勾勒出山间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山风拂过,雨水散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接着,“杖策一幽寻”则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林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返照穿重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光影的变化,描绘了夕阳余晖穿透层层山壑的壮丽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飞花过别林”则通过飘落的花瓣,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美,也隐喻着生命的轮回与流转。“云开松屋古,竹暗石门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幽静与古老,松屋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神秘;而竹林深处的石门,则给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感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追忆。最后,“不见骖鸾客,空庭下野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没有仙人驾鹤来访,只有空旷的庭院中偶尔传来野鸟的鸣叫。这种景象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林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山寺
清·吴承禧
偶来禅院坐,潇洒意殊可。僧出寂无人,林风落山果。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