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凉
吹
拂
衣
袂
,
助
我
上
高
台
。
云
檐
风
栋
,
窗
户
绝
纤
埃
。
四
绕
江
山
雄
丽
,
万
古
盘
龙
踞
虎
,
壮
气
锁
崔
嵬
。
二
水
中
分
远
,
艇
子
自
归
来
。
望
白
云
,
迎
碧
汉
,
俯
长
淮
。
铎
声
到
耳
,
亭
亭
孤
塔
现
林
隈
。
烟
惹
宫
城
深
树
,
日
照
酒
楼
帘
幕
,
物
象
眼
前
排
。
长
啸
下
梯
径
,
欲
去
更
徘
徊
。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豪放
壮志
季节之秋
壮美
俯瞰
亭台楼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在凉爽的微风中登上高台,感受着云层和窗棂间的清新。四周的江山雄伟壮丽,古老的盘龙踞虎形态依旧雄浑。此情此景,如同万古长存。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二水中分远,艇子自归来。望白云,迎碧汉,俯长淮。铎声到耳,亭亭孤塔现林隈。" 这几句诗通过对水流、云天、江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于自由和归属的情怀。接下来的 "烟惹宫城深树,日照酒楼帘幕,物象眼前排。" 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好。最后的 "长啸下梯径,欲去更徘徊。" 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徜徉不忍离去的情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这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部分,通过诗人的叹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猜您喜欢
谢玉泉君黄伯厚和韵
宋·郑清之
卯饮贪引卮,夕食不厌腹。松醪滟玉池,郁尊傲黄目。归闲喜携幼,欣荣对夏木。颇笑屈原醒,宁甘马周独。诗筒发豪思,江月欲戏漉。每赓北海咏,未羡西邻足。槽规长吉红,蚁玩杜陵绿。醉.....
镇远楼四首(其一)
清·袁州佐
高阁巃嵷俯大荒,雄开四极控诸羌。千峰雪映金城晓,万树春融紫塞霜。海外共球方辐辏,云边旌旆正悠扬。相从胜日陈尊俎,惟有绸缪预彻桑。
风入松(其十)雪湖
明·高濂
瑶台银阙画图中。琼树玲珑。玉垒长堤跨十里,白茫茫、山色当空。树底红含瘦叶,云边绿剩孤松。梅花依旧月空朦。清兴谁同。鹤去不还千载梦,冻云深、亭锁阴浓。村店酒香人醉,山楼吟费.....
和张季长少卿尘外亭韵
宋·袁说友
金城玉垒雄西边,云崖凛凛摩苍天。环城万井四十里,无处著眼江头烟。我来登临重叹息,搜索胜景披云巅。结亭百雉上南郭,山川映带围桑田。春风城南细麦好,夏雨城北圆荷鲜。长澜四溢去.....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其二)竹间亭
明·伍瑞隆
种竹绕亭下,竹生在亭上。深林不见人,幽禽自来往。
览鍊师张殷儒诗
唐·李翔
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题赵景安二亭·云涛二首(其一)
宋·陈造
坐看银山捲坏云,涛头蜚过不逡巡。世间壮观何人领,付与亭中笔有神。
山家七首(其五)
金·周昂
赤涧蟠双阙,青山壮一门。放歌游远目,箕踞得高原。地险劳天设,边戈厌日屯。庙谋新控扼,万里可雄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