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太
原
南
阳
镇
题
紫
薇
观
壁
三
首
(
其
一
)
廷
臣
侍
从
蔑
前
驱
,
道
侣
忻
奔
迓
使
车
。
县
吏
喜
闻
新
号
令
,
村
民
争
认
旧
中
书
。
累
累
山
果
盈
磁
钵
,
薄
薄
浊
醪
半
瓦
壶
。
隐
逸
竞
询
新
事
迹
,
几
时
迁
洛
卜
新
都
。
写景
地点
怀古
民谣
历史人物
村落风情
地方特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时期耶律楚材过太原南阳镇时,途经紫薇观的情景。诗中廷臣和道侣对他的到来表现出恭敬和欢迎,县吏因新号令而喜悦,村民们则辨认出他是旧相识的官员。诗人通过“累累山果”和“薄薄浊醪”的细节,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热情款待和朴素的生活气息。最后,隐士们纷纷询问他的新事迹,表达了对朝廷变迁的关心,以及对迁都洛阳的期待。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对政治变动的关注。
耶律楚材
727首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