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工
夫
(
其
十
二
)
显
正
火
符
容
易
药
非
遥
,
天
癸
生
如
大
海
潮
。
两
种
汞
铅
知
采
取
,
一
齐
物
欲
尽
捐
消
。
掀
翻
万
有
三
元
合
,
炼
尽
诸
阴
五
气
朝
。
十
月
脱
胎
丹
道
毕
,
婴
儿
形
兆
谒
神
霄
。
哲理
写物
修道词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名为《述工夫(其十二)显正》。诗中以炼丹术为喻,阐述了修炼之道。首句“火符容易药非遥”暗示了修炼过程中,符咒与药物并非遥不可及,暗含了内在修为的重要性。接着,“天癸生如大海潮”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自然流动与变化,如同潮水般涌动不息,象征着内在生命力的觉醒与增长。“两种汞铅知采取,一齐物欲尽捐消”两句,将修炼比作选取金石(汞、铅),去除世俗欲望,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净化与提升。接下来,“掀翻万有三元合,炼尽诸阴五气朝”则进一步描述了修炼者通过内观与调和,达到万物合一、阴阳调和的境界,象征着心灵与宇宙的和谐统一。最后,“十月脱胎丹道毕,婴儿形兆谒神霄”以十个月的孕育过程比喻修炼的完整周期,最终“婴儿形兆”象征着修炼者的灵性觉醒与升华,达到了与神明沟通的境界。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炼者追求精神解脱与自我超越的过程。
李道纯
190首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猜您喜欢
画牧牛赞
宋·黄庭坚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芳桂堂诗为杨御史作
明·杨士奇
连绻桂树,罗生堂前。自我植之,郁其栾栾。百卉具腓,高秋始华。湛露瀼瀼,芳馨满家。有生必荣,岂必在早。不与众竞,如彼有道。坚贞之节,四时不渝。宜尔君子,岁晏同娱。
汉宜文章镜铭
汉·佚名
炼冶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乃延年益寿去不羊,与天毋极而日月之光。毋相忘。
卓持者手持筇竹见遗书六言一偈
宋·孙觌
滇池赤藤使者,太乙青藜老仙。如何一筇九节,拄到玉女盆边。
新书引周谚
先秦·无名氏
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雅辟无由来。囊漏贮中,
督园丁种蔬
明·孙承恩
懒拙寡生事,兴在田园中。学圃非为痴,我与樊子同。种艺宜及时,刬镈藉尔佣。王政著月令,在汝敢弗供。肉食岂可常,淡薄儒家风。何曾费万钱,自以遗厥凶。小园无宽畦,连延亦横纵。冀.....
放言五首(其五)
唐·白居易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北都自严寄阳明子
明·湛若水
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