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
园
春
道
本
虚
无
,
虚
无
生
一
,
一
二
成
三
。
更
三
生
万
物
,
物
皆
虚
化
,
形
形
相
授
,
物
物
交
参
。
体
体
元
虚
,
头
头
本
一
,
未
许
常
人
取
次
谈
。
虚
无
妙
,
具
形
各
相
貌
,
虚
里
包
含
。
虚
中
密
意
深
探
。
致
虚
极
、
工
夫
问
老
聃
。
那
虚
寂
湛
然
,
无
中
究
竟
,
虚
无
兼
达
,
勘
破
瞿
昙
。
象
帝
之
先
,
威
音
那
畔
,
清
净
虚
无
孰
有
儋
。
诸
玄
眷
,
以
虚
无
会
道
,
稽
首
和
南
。
哲理
情
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名为《沁园春》,作者是元代的李道纯。诗的内容探讨了道家哲学中的虚无之道,认为道本源于虚无,从一而生万物,万物虽形色各异,但其本质皆为虚化。诗人强调虚无的奥秘,指出寻常人难以轻易理解,需要深入探究虚无的深层含义,这与老子的"致虚极"思想相呼应。虚无之中蕴含着深远的意义,超越了具体的形态,达到一种空灵、寂静的境界,甚至超越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大道的崇敬,呼吁人们通过理解和实践虚无之道来领悟宇宙的真谛,以虚无之心向道致敬。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道教思想的精髓。
李道纯
190首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猜您喜欢
闲中信笔二首(其一)追和陈去非韵
宋·陆游
我看浮名如脱发,誓墓收身老岩穴。座延穷鬼心不疑,炉锤横财渠自别。乐哉今为八十翁,神交园绮商山中。烹葵剥枣及时序,烂醉黍酒歌邠风。
遣病(其十)
明·方孝孺
病久身浑惫,医疏术易穷。囊空宜勿药,迹滞尚飘蓬。礼乐周秦后,乾坤橐籥中。数行忧国泪,江海与俱东。
家酿酒乡四首(其三)
宋·曾几
醉乡即是无何有,欢伯相招归去休。全以个中为境界,更于底处觅温柔。
山台赴召
宋·胡仲弓
世道今如许,先生亦肯来。一番新诏命,只是旧山台。心事云间鹤,诗情雪后梅。诸公兴党论,未可荐人材。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四)
元末明初·刘基
天风触万窍,小大皆有声。律吕与悬匏,嘈嘈同一鸣。人情有所钟,声气为之使。无知而强聒,则亦悬匏耳。
论道
清·释敬安
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林间小住已年年,扫石为床枕木圆。闲剪溪云将.....
次韵裕之见寄二首(其二)
金·赵元
古屋飕飕四壁尘,不堪幽独足吟呻。瓶储看客常年惯,家具为农近日新。世味饱尝惟可睡,诗情漫苦不医贫。相从分我西山半,欲乞臞元伴老身。
赞镜灯颂
唐·惟劲
伟哉真智士,能开方便津。一灯明一体,十镜现十身。身身相暵涉,灯灯作□因。层层身土广,重重理事渊。俨睹微尘佛,等逢毗目仙。海印从兹显,帝纲义由诠。一尘说法界,一切尘亦然。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