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十
自
寿
集
唐
五
十
首
(
其
四
十
九
)
昨
是
儿
童
今
是
翁
,
百
年
身
世
似
飘
蓬
。
西
山
日
落
东
山
月
,
北
地
花
开
南
地
风
。
如
觉
浮
生
无
住
著
,
判
将
命
运
付
穷
通
。
可
怜
扰
扰
尘
埃
里
,
填
海
移
山
总
是
空
。
抒情
哲理
怀古
自然景色
写时间流逝
感慨人生
忧民
自然之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以“昨是儿童今是翁”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生从幼小到老迈的过程浓缩在短短一句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百年身世似飘蓬”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感,将人的一生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不定。“西山日落东山月,北地花开南地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往复和空间的广阔无垠,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和地域的差异。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邃的哲思,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如觉浮生无住著,判将命运付穷通”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生命如同浮萍,无处安放,因此他选择将命运交付给命运本身,接受生活的起落沉浮,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最后,“可怜扰扰尘埃里,填海移山总是空”两句,以强烈的反问和否定,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宇宙和生命的浩瀚时的渺小和无力,以及追求改变世界的种种努力最终可能的徒劳。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的一种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存在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感慨四首(其一)
元末明初·王冕
大道已沦谢,世情那可论?所经新传舍,多是故侯门。路险豺狼恣,山空鸟雀喧。余生亦何幸,注目合忘言。
感事二十一截句·选五(其二)
清·释敬安
茫茫沧海正横流,衔石难填精卫愁。谁谓孤云意无著,国仇未报老僧羞。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季春圆明园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载止行时跸,言旋上林苑。上林春正佳,芳菲接近远。我志不在兹,切切有所思。临御十七载,惕励无已时。未能免水旱,遑云致皞熙。边境幸敉宁,虑文恬武嬉。户口幸日增,虑艰食无衣。俗.....
不寐
宋·葛立方
年来百念如灰冷,何物关心搅睡眠。奠枕不容安丙夜,乘轺端复类丁年。曲中谁辨齁齁趣,梦里难成栩栩然。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其五)
宋·李之仪
贪着崎岖信可羞,误将鬼录作天游。东山自是力不足,细论前途有底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