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湾
纪
巡
诗
(
其
四
十
)
红
毛
百
雉
半
颓
垣
,
双
榜
迷
离
海
气
昏
。
共
指
贺
兰
遗
旧
迹
,
戍
楼
空
有
野
啼
痕
。
写景
边塞
怀古
咏物
雉鸟
地点
台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巡访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首句“红毛百雉半颓垣”,以“红毛”指代荷兰殖民者,暗示台湾曾被外国势力占据的历史。“百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长度的单位,这里形容城墙的规模宏大。然而,“半颓垣”三字则揭示了城墙如今破败不堪的现状,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痕迹。次句“双榜迷离海气昏”,“双榜”可能是指台湾的两个主要岛屿,即本岛和金门、马祖等附属岛屿。此句通过“迷离”和“海气昏”描绘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景象,仿佛是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岛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共指贺兰遗旧迹”,“贺兰”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借代或象征性的词语,用来指代历史上的某个重要事件或地点。这句诗表明诗人与同行者共同指向并回忆起台湾历史上的某个遗迹,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和感慨。最后,“戍楼空有野啼痕”,“戍楼”指的是守卫边疆的瞭望塔,此处象征着曾经的军事防御设施。然而,“空有野啼痕”则意味着这些设施如今已无人驻守,只有荒野中的鸟鸣声作为它们存在的证据。这一句充满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台湾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以及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