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徐
德
夫
池
亭
临
川
开
第
宅
,
辟
土
作
陂
塘
。
葺
宇
荷
为
盖
,
规
芳
荔
植
墙
。
大
观
天
尽
际
,
小
愒
水
中
央
。
白
日
寻
常
过
,
浮
云
聚
散
忙
。
林
霏
滋
鸟
道
,
柳
浪
泛
虹
梁
。
曳
履
来
鸣
玉
,
投
竿
出
钓
璜
。
游
鱼
闻
瑟
起
,
归
鹤
溯
风
翔
。
下
女
收
遗
佩
,
清
童
拾
堕
珰
。
露
香
敷
菡
萏
,
雨
涨
浴
鸳
鸯
。
向
夕
尤
宜
月
,
吹
箫
引
凤
凰
。
写景
山水
写景中的建筑
池塘湖泊
景物咏颂
赞颂建筑
抒情
感情交流
赏析
此诗描绘了徐德夫府邸中池亭的壮丽景象与和谐氛围。开篇“临川开第宅,辟土作陂塘”,展现了一处精心规划的园林景观,通过开垦土地,营造出池塘,奠定了整体布局的基础。接着,“葺宇荷为盖,规芳荔植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亭台楼阁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荷叶如盖,荔枝成行,既展现了建筑之美,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大观天尽际,小愒水中央”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现了池塘的广阔与精致,既有天边的辽阔视野,也有池水中的细腻景致。接下来的几句“白日寻常过,浮云聚散忙”以日与云的变化,衬托出池塘的宁静与动态之美,白日的寻常与浮云的聚散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时间感和动态美。“林霏滋鸟道,柳浪泛虹梁”描绘了林间雾气与鸟儿飞翔的场景,以及柳树下的彩虹,充满了生机与梦幻色彩。“曳履来鸣玉,投竿出钓璜”则通过人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场景,展现了主人生活的雅致与闲适。“游鱼闻瑟起,归鹤溯风翔”将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与音乐、飞翔相结合,赋予了画面以生命与活力。“下女收遗佩,清童拾堕珰”描绘了园中女仆与孩童的日常活动,增添了生活气息。“露香敷菡萏,雨涨浴鸳鸯”则通过露珠与荷花、雨水与鸳鸯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最后,“向夕尤宜月,吹箫引凤凰”以夕阳与月亮的交替,以及吹箫引凤凰的传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徐德夫池亭的美丽景色与和谐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史鉴
585首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