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行
·
观
观
音
舞
翠
袖
低
垂
,
湘
裙
轻
旋
。
地
衣
红
皱
弓
弯
倩
。
晓
风
摇
曳
柳
丝
青
,
春
流
荡
漾
桃
花
片
。
矫
若
游
龙
,
翩
如
飞
燕
。
彩
云
挥
霍
华
灯
炫
。
海
波
摇
月
晚
潮
生
,
大
家
齐
道
观
音
现
。
写景
抒情
赞美
写物
春天
佳节
彩云
华灯
观音舞
赏析
这首《踏莎行·观观音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首先,“翠袖低垂,湘裙轻旋”,诗人以“翠袖”和“湘裙”为切入点,通过服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温婉柔美的氛围。翠袖的低垂,湘裙的轻旋,不仅展现了舞者的优雅姿态,也暗示了舞蹈的轻盈与飘逸。接着,“地衣红皱弓弯倩”,这一句通过地衣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舞台的背景,红皱的地衣仿佛是自然界的艺术品,与舞者的倩影相映成趣,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晓风摇曳柳丝青,春流荡漾桃花片”,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来衬托舞蹈的氛围。晨风中柳丝轻轻摇曳,春水里桃花片片飘荡,这些自然景象与舞蹈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矫若游龙,翩如飞燕”,通过比喻,诗人赞美了舞者的身姿,将她们的动作比作游动的龙和飞翔的燕子,形象地表达了舞者动作的灵活、优美和力量感。“彩云挥霍华灯炫”,这一句描绘了舞台上的灯光效果,彩云在空中挥洒,华灯璀璨夺目,增添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使整个场景更加辉煌。最后,“海波摇月晚潮生,大家齐道观音现”,这两句将观众的感受融入其中,海浪摇晃着月亮,晚潮涌动,象征着观众被舞蹈所吸引,如同观音显现一般,表达了舞蹈对人们心灵的触动和震撼。整体而言,《踏莎行·观观音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描绘了一幅舞蹈表演的壮丽画卷,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史鉴
585首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