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香
子
·
过
一
笠
圃
赏
桂
绣
屋
初
凉
。
寂
寞
秋
光
。
正
整
斜
、
雁
字
成
行
。
遣
愁
无
计
,
桐
落
银
床
。
奈
晓
来
风
,
朝
来
雨
,
晚
来
霜
。
连
蜷
古
干
,
花
发
邻
墙
。
恰
相
邀
、
女
伴
寻
芳
。
蕊
含
金
粟
,
衣
袭
天
香
。
趁
月
当
轩
,
人
满
座
,
酒
盈
觞
。
写景
秋景
咏物
写花
桂花
抒情
佳节
秋节
写风
田园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行香子·过一笠圃赏桂》是王贞仪女士的作品,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和赏桂的雅趣。"绣屋初凉"四字点出环境的清新宁静,"寂寞秋光"则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感。接下来的"雁字成行",以大雁南飞的景象寓意时光流转,引发词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遣愁无计"表达了词人试图排解心中愁绪,但桐叶飘落,银色的月光洒在床前,增添了凄凉气氛。"晓来风,朝来雨,晚来霜"连续三句,通过描绘一天之中的气候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连蜷古干,花发邻墙"转而描绘室外的桂花盛开,引来了词人的女伴一同赏花,"蕊含金粟,衣袭天香"形象地写出桂花的芬芳和她们的欢愉。最后三句"趁月当轩,人满座,酒盈觞"描绘了赏桂时的热闹场景,月光下众人围坐,举杯共饮,共享这美好的秋夜。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赏桂的情景,既有个人的孤独情绪,又有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采菱曲(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绿柳横塘曲,沧湾是妾家。菱歌不解唱,秋水照荷花。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