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写景抒情
山水
抒情惜时
赞美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探访西庵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古迹的赞叹。首句“西庵一里路逶迤”,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前往西庵的道路蜿蜒曲折,为整首诗奠定了悠远而神秘的基调。接着,“乘兴行看石上诗”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地探索的心情,也暗示了沿途可能遇到的古迹或题刻。“松问栽年无应者,水寻来处有逢时”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松树和水流以生命,松树似乎在询问栽种它的年代是否有人回应,而水流则仿佛在寻找它源头的时刻,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引人深思。“竹垆故是茶经缺,藜杖真于野服宜”中,“竹垆”可能指的是竹制的茶桌或茶具,这里暗示了古人品茶的雅致场景;“藜杖”则是简陋的木杖,与“野服”(朴素的野外服装)相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最后,“珍重前修游赏地,青山应笑我生迟”表达了诗人对前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早些体验这种美好时光的遗憾。青山似乎在微笑,似乎在说:“你来得正好,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