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人
情感
山水
秋天
渔翁
烹饪
孤独
芦花
怀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翁独坐孤舟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孤独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翁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联“一叶孤舟小,生涯在钓筒”,开篇即点明了渔翁的生活环境——一叶扁舟,孤独而渺小,生活围绕着钓鱼这一简单却充满挑战的活动展开。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既体现了渔翁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宁静。颔联“群飞看雁阵,独立是渔翁”,通过对比手法,将渔翁与雁阵相对照,突出了渔翁的孤独与独立。雁阵有序,象征着群体的力量与和谐,而渔翁则独自站立,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独立精神。颈联“浪与头俱白,颜因酒暂红”,描绘了渔翁面对自然界的风浪,虽年华老去,但偶尔饮酒时,脸庞泛起红晕,这既是生活的乐趣,也是对岁月流逝的一种无奈接受。这里既有对渔翁生活艰辛的同情,也有对其乐观态度的赞美。尾联“片帆烟渚外,瘦影夕阳中”、“蓬鬓千茎雪,芦花两岸风”、“烹鲈吹荻火,隔岸呼儿童”,进一步渲染了渔翁生活的场景。片帆远行,烟渚静谧,夕阳映照下的瘦影,以及蓬鬓如雪的形象,都让人感受到渔翁生活的孤独与坚韧。烹鲈烧荻火,隔岸呼唤儿童,则是渔翁日常生活中温馨的一幕,展现了他在孤独中寻找的小小温暖与快乐。整首诗通过对渔翁生活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渔翁的生活状态,更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其三)
宋·艾性夫
风吹黄沙石碛冷,霜苇无声弄寒影。兵尘隔断衡阳云,溪藤捲送潇湘景。芦花雪老菰米秋,芙蓉露下天悠悠。阿奴呼起字不断,写出万斛江南愁。
栖贤山居十首(其九)
明·释函是
病骨怜秋夜,夜长不可眠。久疏芦菔味,惭愧白云禅。开户望霜月,随身过野田。晴空山势耸,一雁入寒烟。
初冬盐步江上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人家全不见,总在荔枝洲。蟋蟀那知暮,芙蓉自作秋。山随苍树出,水逐白云流。渔父无心者,芦花使白头。
念奴娇·逭暑焦山自然庵,为庵主六公题如此江山图,用东坡赤壁韵
清·王鹏运
云埋浪打,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问讯江山无恙否,目断岩岩苍壁。断续惊涛,联翩游屐,好句留冰雪。焦仙醒未,为予唤起英杰。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扑地苍烟飞不起,.....
渔翁
明·谢榛
青竹竿头一钓丝,高风应与子陵期。夜深醉卧秋江上,梦绕芦花明月知。
风流子
宋末元初·仇远
红锦旧同心。西池上、曾与系青禽。记山水写情,秋桐促轸,鸳鸯萦恨,春绣停针。常叹好风妨画扇,明月坠瑶簪。短梦易残,一声长笛,新愁无限,何处孤砧。香奁依然在,但鸾镜、孤影渺渺.....
浣溪沙(其八)牛坳吹笛
清·杨芸
牛背斜阳黯淡红。长云弄晚渺天空。醉霜浅叶落丹枫。一笛孤秋横绿野,半山疏籁聚烟松。苍寒乔木画图中。
宿金沙洞
明末清初·屈大均
谷口雨霏霏,樵苏向晚稀。寒花秋尽发,孤鹤夜深归。松定闻泉细,峰高见月微。幽怀如有待,竟夕倚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