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
抒情
冬天
田园
怀古
惜时
情感
思乡
忧民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冬至时节朝廷颁布历法的场景,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安宁、勤政爱民的感慨。首句“银壶漏趣五更阑”,以银壶滴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五更已过,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预示着新的历法即将颁布。接着“玉历新承五度颁”,描述了新历法的诞生与传播,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时间精确计算的重视。“三馆日编增凤纪,两阶云合簉鹓班”两句,通过“三馆”和“两阶”的描绘,展现了文官制度的完善与官员们的整齐排列,象征着国家治理的有序与和谐。其中,“凤纪”和“鹓班”分别借用了凤凰和鹓鸟的形象,寓意着官员们品德高尚、秩序井然。“时平亹亹勤民事,老去依依恋圣颜”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稳定、官员勤于政务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君主的忠诚与眷恋之情。最后一句“应被沧江邻父笑,田园芜尽不知还”,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远离田园生活、无法归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治国理念与文官制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君主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游朴

406首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