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怀
二
首
寄
圣
俞
(
其
一
)
孤
管
叫
秋
月
,
清
砧
韵
霜
风
。
天
涯
远
梦
归
,
惊
断
山
千
重
。
群
物
动
已
息
,
百
忧
感
从
中
。
日
月
矢
双
流
,
四
时
环
无
穷
。
隆
阴
夷
老
物
,
摧
折
壮
士
胸
。
壮
士
亦
何
为
,
素
丝
悲
青
铜
。
秋怀
情感
自然景观
节气和四季
咏物和怀古
人生
哲理
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秋怀二首寄圣俞(其一)》中的一节,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触和个人心境的抒发。首句“孤管叫秋月”以孤独的笛声唤起秋夜的清冷,形象地展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寂寥。接着,“清砧韵霜风”描绘出砧声与秋风交织的凄凉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天涯远梦归,惊断山千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梦中的归途被千重山阻隔,令人感到心碎。随后,“群物动已息,百忧感从中”进一步深化了愁绪,万物虽静,但诗人内心却波澜起伏,忧虑重重。“日月矢双流,四时环无穷”运用自然景象,感叹时光如流水般流逝,四季循环不息,而人生短暂,更显无奈。最后两句“隆阴夷老物,摧折壮士胸”借深秋的严寒比喻人生的困境,使壮志豪情受到打击,表达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意象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壮志难酬的哀叹,情感深沉而动人。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