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塞
二
首
身
驱
汉
马
踏
胡
霜
,
每
叹
劳
生
祗
自
伤
。
气
候
愈
寒
人
愈
北
,
不
如
征
雁
解
随
阳
。
边塞
写景抒情
离别送别
节气
冬季
战争主题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过塞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描绘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身驱汉马踏胡霜"形象地展现了战士在寒冷的边疆骑马行进,忍受着风霜的侵袭,生活异常艰苦。"每叹劳生祗自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辛劳一生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深深哀叹。接下来的两句"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进一步深化主题,气候的严寒和地理位置的偏远让人更加感到生活的艰难,而大雁却能随着阳光南来北往,自在飞翔,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整首诗通过个人体验,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您喜欢
弘慈寺别沈元戎
明·苏澹
萧寺送行频,蝉声入座新。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唐·岑参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其一)答耕学
明·殷奎
木鱼桥下城南路,三十年来往复情。梦寐隐居高晚节,绸缪姻好仰平生。子云奇字人稀识,东野新诗孰使鸣。无计即归陪第语,行藏聊复任黔嬴。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送水云归吴
宋·陈真淑
天山雪子落纷纷,醉拥貂裘坐夜分。明日马头南地去,琴边应是有文君。
水龙吟·乙未燕九日作
清·王鹏运
东风不送春来,如何只送边声至。断云阁雨,帘栊似梦,冷清清地。炉火慵温,唐花欲谢,恼人天气。更无端清角,乍凄还咽,真为唤,新愁起。记得年年燕九,闹铜街、春声如沸。香车宝马,.....
满江红·襄阳寄顺天友人
元·张弘范
奔驿南来,拥貔貅,且趋江右。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风雨梦,乡关友。南北事,君知否。寄一缄梅信,小春时候。.....
题陈胜林园
唐·皇甫冉
闭门不肯偶时人,荒竹闲园莫厌贫。腊后春风能几日?家中芳草自相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