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抒情
记梦
秋日
思乡离别
山水写景
离绪难消
节日
秋节

赏析

这首《踏莎行慢》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词人孤独无依的心境。开篇“独自上孤舟”便奠定了孤独的主题,词人独自一人登上小船,倚靠在危险的船樯上,目光远眺,流露出深深的离愁。"难成暮雨,更朝云散"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暗示着情感的难以凝聚和消散。接下来,词人通过描绘秋夜景象,如“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映衬出词人心中的孤寂与落寞。夜晚漫长,词人辗转反侧,无法排遣心中的离别之苦,“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直接表达了这种深深的哀愁。“强来就枕,灯残漏永,合相思眼”描绘了词人在失眠中凝视灯火,时间仿佛停滞,思念之情愈发强烈。梦境中,词人似乎与心爱之人重逢,然而梦境的美好并不能持久,随着“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现实的景象又将他拉回,使得离别之痛更加深沉。最后,“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以清晨的到来和词人恍若隔世的感觉收尾,表达了词人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无奈和失落。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

1170首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