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
隐
亭
会
集
招
携
共
到
习
家
池
,
云
水
为
裳
芰
制
衣
。
鱼
戏
轻
船
浮
枕
簟
,
鸥
随
落
日
下
汀
矶
。
岸
巾
已
得
杯
中
趣
,
横
吹
如
从
天
外
飞
。
野
性
每
来
应
未
厌
,
骊
驹
宁
复
赋
言
归
。
写景
地点
抒情
野性
动物
水
夏景
夏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诗人邀请友人一同来到习家池游玩。他们以云水为裳,穿着菱叶制作的衣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池中的鱼儿在轻舟间嬉戏,鸥鸟随着夕阳落在汀洲的礁石上,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诗人与朋友们在岸边饮酒,享受着杯中美酒带来的乐趣,笛声悠扬,仿佛从天边飘来,更显其超脱尘世的意趣。诗人表示,每次来到这样的地方,他的野性本性得到充分满足,丝毫没有厌倦之意。他甚至借用典故,暗示自己并不急于回归俗世,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致生活和淡泊心境。
猜您喜欢
野望
唐·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