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姿
写景秋色
抒情
哲理
咏物菊花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凉爽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的景色与心境。首句“萧萧凉气增”直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凉气渐浓,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发兴殊不恶”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景象时内心的愉悦之情。“长烟拂秋晕,小雨滑溪涸”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长烟轻拂,秋色晕染,小雨滑过干涸的溪流,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接下来,“夜长虫语乏,池冷莲衣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虫声稀疏,池水冰冷,莲花凋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崇兰媚深静,晚菊甘寂寞”则转向对植物的描写,崇兰在深静中显得更加妩媚,晚菊甘于寂寞,两者虽处境不同,但都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接下来,“寒姿晓更鲜,芳气初不索”进一步强调了即使在寒冷中,生命依然保持着鲜活与芳香,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我。“譬彼幽闲女,静饰保纤弱。又如耿介士,逸志卑燕雀”将人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类比,以幽闲女子和耿介士自喻,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独立人格的追求。最后,“无心竞纷华,何处生陨穫”则是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与对内在价值的重视,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