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送别
写景
思乡情感
山水田园
秋天景色
借景抒情
归思

赏析

这首元代程钜夫的《送尹生归江西》以送别为题,描绘了深秋江汉之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归乡之情的深切感受。首联“江汉秋深雁过稀,悠悠归思梦先知”,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深秋时节,江汉之上雁群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雁阵南飞,触发了诗人对友人尹生归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梦境中先行显现,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颔联“输君去住无多事,顾我留行待几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复杂心情。诗人自问,自己与友人之间的离别是否真的毫无波澜?他似乎在责备自己,为何在友人即将远行之际,自己却显得如此犹豫和不舍,期待着友人能停留更久一些,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空虚与寂寞。颈联“野岸晓光千棹急,平湖寒影数峰欹”描绘了一幅清晨江面的动态画面。野岸边,晨光初照,千舟竞发,急促而有序;平湖之上,寒气笼罩,几座山峰的倒影歪斜,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与不安。尾联“拍肩试向洪崖说,傥有黄花觅一枝”,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想象自己与友人相拥告别,试图向传说中的仙人洪崖寻求安慰。同时,借“黄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在友人离去后,希望能找到一丝慰藉,如同在秋日里寻得一枝黄花,给心灵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归乡之情的深切体会,也有对离别之痛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无限憧憬。

程钜夫

61首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次韵毗陵吴寅夫见寄
元·陈旅
季子江海居,胜友园池赏。临水咏新诗,轻飙送流响。丹花阳林吐,绮翼幽竹上。云澜阻尘躅,离思徒浩漭。杪秋辞京邑,寒郭舣吴榜。宗兄念行役,旨酒劳鞅掌。承子共清悰,论文发豪爽。我.....
送妹倩李子授侯门教读
明·于慎行
天涯思弟妹,见尔帝京游。捧檄趋军府,弹冠传子侯。黄花征路晚,玄雁塞城秋。那值池塘恨,临风涕泗流。
浮邱八景(其七)挹袖轩
明·杨瑞云
仙客翩翩不可期,几回御鹤住芳陂。云边笑挹浮邱伯,更与洪厓共举卮。
招邻几圣俞和叔于东斋饮观孔雀白鹇及周亚夫玉印赫连勃勃龙雀刀辟邪宫玺数物又使女奴奏伎行酒圣俞首示长篇因而报之
宋·刘敞
前日俱远别,梦中每难期。何言一堂上,相与同宴嬉。幸勿卑陋巷,陋巷何独卑。幸勿辞樽酒,樽酒安足辞。君看笼中禽,亦有山林思。习习不如意,焉用文章为。君寻古人物,信有陵谷悲。扰.....
云庄菊日起岩必东诸贤过访(其二)
明·林俊
老爱登临足力微,少林桃竹转深依。重阳物候今能减,四妙风流眼似稀。把菊近邻还送酒,对床有客感留衣。最怜薄晚青山色,独对床前白板扉。
杨冢宰东归(其二)
明·葛昕
抗疏金门久息机,承恩今始遂初衣。庙廊共惜山公隐,海岱欣迎谢傅归。绿野堂开春正永,绥山兴剧梦应稀。閒身自许烟霞外,赤舄还期曳紫微。
答叶浩吾·六首(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夏曾佑
扁舟归去也,何梦度寒潮。衡宇居相迩,鸡豚行见招。浮生同一寐,阔别又今朝。目送篮舆去,河桥万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