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写景
咏物
抒情
情感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奇特的石假山,其光怪陆离的夜晚景象在白天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辉,令人惊叹。诗人以“数尺嵌岩”形容其小巧而精巧的形态,与过去所见的有所不同。接着,诗人以楚王和织女的故事为喻,表达了对这座石假山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石假山斜对着明亮的月亮,似乎更加适宜被照亮,但又担心接近繁华的尘世,不敢轻易飞翔。最后,诗人自称为“中庆堂中蓬岛客”,与石假山相对,不禁沉醉其中,忘却了归家的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作品的独特情感。

程钜夫

61首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