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藏
寺
会
故
人
百
忧
成
阻
阔
,
一
笑
得
留
连
。
城
郭
西
风
里
,
园
林
落
照
前
。
共
知
官
似
梦
,
莫
负
酒
如
泉
。
兴
罢
重
携
手
,
江
湖
即
渺
然
。
写景抒情
城市园林
怀旧友情
秋天时节
情感表达
兴罢重聚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华藏寺会故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体悟。"百忧成阻阔,一笑得留连" 表达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忧虑与困扰,通过一次轻松的会面,就能把这些烦恼暂时抛在脑后,感受到一种释然。这里的“一笑”蕴含着超越尘世的豁达。"城郭西风里,园林落照前" 描述了一种环境氛围,城郭之中吹拂着西风,园林中的树木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这样的景象不仅描绘了会面的场所,也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安宁。"共知官似梦,莫负酒如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看淡态度,以及享受生活、珍惜当下的哲学。这里的“官似梦”意味着对世俗职位的虚幻与短暂,而“莫负酒如泉”则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辜负生命中的每一刻。"兴罢重携手,江湖即渺然" 当欢乐时光结束,我们又重新握住朋友的手,面对着广阔的江湖和人生。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未来的豁达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珍惜情谊的生活态度。
王安石
1765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清·蒲松龄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胡谢二子过访
明·王廷陈
结庐非僻昼常閒,桂树中庭几自攀。乘兴不期朝命驾,闻歌未竟夜留关。一觞草具来堪数,三径花深出每悭。少小相看今已老,君如不饮负衰颜。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
宋·张舜民
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閒客思都迷。
鹧鸪天(其二)番禺齐安郡王席上赠故人
宋·向子諲
召埭初逢两妙年。瑶林玉树倚风前。疏梅影里春同醉,红芰香中月一船。长怅恨,短因缘。空馀蝴蝶梦相连。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久雨路断朋旧有相过者皆不能进
宋·陆游
今年风雨多,平陆成沮洳。吾庐地尤下,积水环百步。客从城市来,熟视却复去。僮奴笑欲倒,伞屐知无路。计其各还家,对灶燎衣裤。嗟予久退藏,蓬藋生庭户。谁如数子贤,裹饭肯来顾。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